唐朝的李翱,提出过性善情恶之说,带有明显的性、情二元化的倾向,但是,李翱之说受到理学家特别是朱熹等人的批评。
张先生的综合创新论是建立在中西哲学比较的基础之上的。[17]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1卷,第277页。
但是,正如张先生所指出的,在西方也有反对这种本体论的哲学家,怀特海就是一个代表。但就其基本倾向而言,他更重视中西哲学的不同特点。理解其综合创新论,又有助于正确对待中西哲学的关系。自然科学则成为人类战胜自然的工具。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综合创新是在30年代创新综合的基础之上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新的时代特征,其中特别强调方法论与价值论的意义。
一是表示最高神即上帝,亦即冯先生所说的主宰之天。就其理论意义而言,这种综合创新正如张先生曾经说过的,并不是如同古代的杂家一样,从各种学说中东取一点、西取一点,拼凑在一起,变成一种哲学文化的拼盘。事实上孔子的仁学中已经蕴涵着爱物的意思,只是未曾明确提出罢了。
但在儒家看来,终极实在不是上帝,而是天即自然界,因此,对之有一种归依感、亲近感与敬畏感。正如孟子所说,人有小体,有大体,小体即感官欲望,大体则是德性。但是,从生命价值的实现上说,人只是自然界的潜在价值的真正实现者,亦是主体。人有各种各样的德,在不同境遇下表现出不同的德,但是,这些德都是仁的不同方面的作用。
孟子有著名的人禽之辨,说明人是有道德情感、道德理性的,这正是人之为贵者。就如同人的生命不能没有躯体,但不能以躯体为生命的全部,与躯体不能分离但又支配躯体的是心灵,心灵才是最重要的。
自然界是没有生命的,没有内在价值的,其价值只能是对人有利、有用的外在价值。但孟子又提出仁者爱物之说,岂不是自相矛盾吗?其实一点也不矛盾。为天地立心与为自然立法是不同的。这种以实现生命和谐为目的的德性实践便是儒学人文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
作为自然界的成员,人是积极地、主动地参与自然界的生命创造,以其精神创造与实践活动实现自然界的内在价值。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人的价值具有决定性意义,人成为决定自身命运的主体,同时也是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主体。人者仁也,儒学的核心是仁学。一般而言,人文指人类的文化创造。
总之,人是一切价值的尺度、创造者和承担者,自然界只是一个被利用被控制的对象。[4] 这个道是代表生命意义和价值的天人合一之道,它是靠人来弘扬的,不是由道来弘扬人的。
在康德看来,这是人类理性的要求。从更深的层次上说,儒家的人文主义具有一种独特的宗教精神,其主要表现是,对天即自然界有一种报恩和敬畏之情。
人文主义是重视人性的,中、西哲学均无例外。天爵、至贵就是人的价值和尊严,应该受到尊重。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它既不是纯粹的形而上学,也不是纯粹的经验论。人者万物之灵[1],天地之性人为贵[2]。但是,一旦涉及人生价值的问题,一般而言,这些情感是要受到道德情感、道德理性的制约的。
再次,正因为有万物一体的宇宙关怀,所以能够平等地对待万物,就是说,在生命整体的意义上,人与万物是平等的。儒家认为,人是德性的存在,人的德性来源于天德,所谓天之所与我者(孟子语),天生德于予(孔子语),就是说明这种关系的。
对此,儒家提出了另外的解释。尊重每个人的人格尊严,这是儒学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
这种超越有限自我的要求是人性所固有的。在这个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的关键时刻,儒家的人文关怀以及对自然界的亲近感必将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最宝贵的价值资源。
如果说,有一个内在的道德命令,那么,这个道德命令是情感所具有的,也是情感所遵循的,不是在情感之外的。事实上,人类理性(认知理性)决不是万能的,人类不能企图通过知性的方法穷尽对自然界的认识,更不能肆无忌惮地对自然界进行掠夺。儒家认为,生命情感是人的最基本的存在方式,是德性的最初表现。德性是人的尊严的内在基础。
换句话说,个人的人格是不能受到侵害的。在其实现的过程中,由于关系不同,在不同的层面有不同的表现,但仁的本质是不变的。
在儒家看来,饮食男女是人性,形体相貌是人性,各种感官欲望都是人性,但是,人性中最重要的不是别的,正是德性。这就是儒家的最高信念。
人之异于禽兽者说明人之为贵,爱物则说明人何以为贵。孟子说,人有天爵,又有人爵,人爵是可以给予、也可以拿走的,但天爵是属于自己的,谁也拿不走。
但这所谓目的性,与神学目的论不是一回事。从早期的认识你自己开始,就隐含着人与自然分离的倾向,人的地位提高了,但自然的地位却被降低了,并逐渐的死亡了。人类应当以感激之情报答自然界的生养化育之恩,以敬畏之心反省人类自身的行为。正因为人的创造出于内在德性,人是有价值的,值得尊重的。
此外,还有宗教层面上的表现,即解决人生的终极关切、安身立命的问题。人性虽然有形而上的意义,但决不是独立存在的,人性只能在情感中存在,通过情感活动表现出来。
正是在这里,人的创造性和主体作用起决定性的作用,儒学的人文精神就表现在这里。从一定意义上讲,儒家哲学是一种人性哲学,儒家的人性哲学是一种性情哲学。
西方人文主义以人本反对神本,神的地位彻底动摇了,人的地位空前地提高了。人文一词,出自《易传》。
手机:18900000000 电话:010-12340000
邮件:123456@xx.com